從去年開始,許多中小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賴以生存的零售市場開始出現下滑,今年上半年這種趨勢沒有明顯改觀。中怡康的監測數據顯示,1月~6月,太陽能熱水器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均超過20%。
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秘書長霍志臣透露,上半年太陽能熱水器市場“東方不亮西方亮”:受節能補貼政策退出的影響,原本被認為是該產品消費主力的農村市場表現不佳;得益于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和保障房建設速度的加快,工程市場增長迅速。
業內專家認為,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未來要做好4個方面的延伸:一是從傳統的家庭應用向集中工程應用延伸,二是從單純提供熱水向采暖、制冷延伸,三是從普遍民用向工農業生產大規模使用延伸,四是從傳統的低溫應用向中高溫延伸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發布的《關于促進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對行業構成中長期利好。意見提出到2015年培育3家年產銷量在250萬臺以上的龍頭企業,太陽能熱水器在整個熱水器行業中所占比重超過40%,能效等級二級以上的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50%。由于扶持態度明確,政府未來不排除采取出臺集中采購目錄等方式,集中扶持一批大企業,行業的集中度有望提高,龍頭企業的優勢會更加明顯。
空氣能:新標洗牌市場
節能補貼政策的取消對行業的影響有限,預計新實施的空氣能熱水器能效新標準有望成為行業發展的分水嶺。
中國熱泵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,2012年我國空氣能熱水器市場同比增長達45%,增幅已經連續多年超過40%。相比往年的高歌猛進,今年上半年空氣能行業的增長有所放緩。根據產業在線的統計數據,上半年全國空氣能熱水器銷售額為19.5億元(含出口),同比增長11.8%,其中品牌企業對整個市場的增長貢獻了相當大的份額。
有分析人士指出,節能補貼政策的取消對空氣能熱水器行業的影響有限,同時,預計將于今年10月實施的空氣能熱水器能效新標準有望成為行業發展的分水嶺。
據了解,新能效標準將分為5個能效等級,1級能效最高。在新能效標準出臺后,將有20%~30%的空氣能熱水器企業被淘汰,產品能效結構會進一步優化,行業則將迎來一次大洗牌;諸多技術水平低的中小企業將面臨嚴峻挑戰,或退出或自我救贖完成提升,從長遠來看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產業在線分析師王瑨表示,2013年下半年空氣能熱水器行業仍將延續“穩中求升”的局面,一方面鑒于節能補貼政策全面退出,并且全球經濟不會出現明顯的大幅增長,空氣能熱水器市場的增長將受到抑制。